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了<2018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及试题(10)>,供你参考,更多相关资讯本网站将持续更新,敬请关注。
2018年护士资格证考试知识点及试题(10)
小儿腹泻
小儿腹泻是在考试中常出现的疾病。
小儿腹泻
一、 概念
小儿腹泻或称腹泻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本症为婴幼儿时期的常见病,是我国儿童保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发病年龄多在6个月~2岁。
一、病因
(一)易感因素
1.消化系统特点:小儿消化酶少,活性低,消化功能差,而婴儿期是生后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营养物质需要多,消化系统负担重。
2.机体防御功能差
3.人工喂养
(二)感染因素
1.肠道内感染 主要的病原体是轮状病毒、大肠杆菌
2.肠外感染
(三)非感染因素
1.饮食因素
2.气候因素
三、发病机制
1.非感染性腹泻
2.感染性腹泻
病毒性肠炎:损伤肠粘膜、双糖酶缺陷
细菌性肝炎:毒素至分泌性腹泻
侵袭肠粘膜,导致炎症
四、临床表现
(一)各类腹泻共同的临床表现
1.轻型腹泻 腹泻、呕吐,无脱水和全身中毒症状
2.重型腹泻
(1)严重的胃肠道症状
(2)全身中毒症状
(3)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
(二)不同病因所致肠炎的临床特点
1.轮状病毒性肠炎 又称秋季腹泻,多发生在秋冬季节。常见于6个月至2岁小儿。起病急,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大便黄色或黄绿色,无腥臭味,常出现水及电解质紊乱。大便镜检偶见少量白细胞。
2.大肠埃希菌肠炎 多发生在5~8月份气温较高季节,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稀水便。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3.真菌性肠炎 主要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与患儿免疫力低下或长期用抗生素有关。主要症状为大便稀黄,泡沫较多,带粘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偶见血便,大便镜检可见真菌孢子和假菌丝,真菌培养阳性,常伴鹅口疮、肛周黄白色伪膜。
(三)迁延性腹泻和慢性腹泻
(四)非病理性腹泻
1.“生理性”腹泻 多见于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外观虚胖,常有湿疹。精神、食欲及体重增长好,不影响生长发育。
2.饥饿性腹泻 患儿有饥饿感,常因饥饿而哭闹,粪便水分不多量少为其特点,只要逐渐增加饮食,粪便即可转为正常。
四、辅助检查
(一)血常规
(二)大便检查
(三)血液生化检查
五、治疗原则
1.调整饮食 强调继续进食,满足生理需要。但应根据疾病的特殊病理生理状况、个体消化吸收功能和平时饮食习惯进行合理调整。
2.控制感染 对70%的患儿表现为病毒及非侵袭性细菌所致的水样便腹泻,一般不用抗生素,选用微生态制剂和肠黏膜保护剂,避免用止泻剂,对侵袭性细菌性肠炎及新生儿、婴幼儿、免疫功能低下者可选用抗生素。
3.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
4.对症治疗 腹胀明显者可用新斯的明皮下或穴位注射,或肛管排气,为低钾者应及时补钾。呕吐严重者可针刺内关穴或用氯丙嗪肌肉注射。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或解热药。
5.迁延性和慢性腹泻的治疗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六、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症状体征
3.实验室检查
4.社会心理因素
七、护理诊断/问题
1.体液不足 与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腹泻、呕吐体液丢失过多和摄入量不足有关。
3.体温过高 与肠道感染有关。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与大便次数增多刺激臀部皮肤、尿布使用不当有关。
5.知识缺乏(家长) 缺乏合理喂养知识、卫生知识、腹泻预防及护理知识。
6.潜在并发症 酸中毒,低血钾,低血钙。
八、护理目标及护理评价
1.患儿腹泻、呕吐次数逐渐减少至停止,大便性状正常。
2.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得以纠正,体重恢复正常,尿量正常。
3.患儿体温降至正常。
4.患儿皮肤保持完整,无破损。
5.患儿家长能在医护人员指导下正确护理患儿。
九、护理措施
1.调整饮食
2.监测体温,控制感染
3.严密观察病情
4.注意排便的情况
5.补充液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
6.臀部护理
十、健康教育
1.合理营养
2.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指导患儿家长准确配置和使用ORS溶液
4.增强体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