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护士执业2017儿科护理专业知识点: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由出国留学网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栏目精心整理提供,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内容请关注本网。
一、护理评估:
1.病史 了解母亲妊娠史,在孕期最初3个月有无病毒感染、放射线接触和服用过影响胎儿发育的药物,孕母是否有代谢性疾病。患儿出生时有无缺氧、心脏杂音,出生后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是否有下列常见表现:喂养困难、哭声嘶哑、易气促、咳嗽、潜伏性青紫或持续性青紫,青紫的程度及与活动的关系,有无蹲踞现象和突发性昏厥,是否常急呼吸道感染或出现心功能不全等。
2.身心状况 患儿的一般情况与心脏畸形的部位和严重程度有关。检查患儿是否有体格发育落后、皮肤发绀、眼结合膜充血、杵状指、趾,脉搏增快,呼吸急促,鼻翼扇动和三凹征等。
大多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均需要接受心导管检查及心脏手术,以确立诊断及治疗。这对患儿除造成组织的损伤外,对其生命、生长发育及情绪亦带来威胁。患儿住院处于陌生环境、检查治疗过程中的危险状况、难以预测的预后以及高额医疗费用对家庭经济造成的压力,都可使患儿及其家长感到恐慌、紧张和手足无措。
3.辅助检查 了解并分析X线、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导管、血液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二、常见护理诊断:
1.活动无耐力 与氧的供需失调有关。
2.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免疫力低下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心脏结构缺损导致体循环血流量减少,组织氧及营养缺乏有关。
4.潜在并发症
(1)脑血栓: 与红细胞增多,血液粘稠度增高有关。
(2)心力衰竭:与心脏结构缺损,肺充血有关。
(3)感染性心内膜炎:与心内膜损伤及感染有关。
5. 恐惧 与疾病的威胁及陌生环境有关。
三、护理目标:
1.患儿能掌握限制活动量的方法,使活动耐力增加。
2.能描述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不发生感染。表现为体温、血白细胞数保持正常。
3.患儿营养状况改善。
4.住院期间患儿不发生并发症。
5.患儿及家长能获得本病的有关知识及心理支持。
四、护理措施:
1.制定适合患儿活动量的生活制度 根据患儿的病情不同区别对待。轻型无症状者应与正常儿童一样生活;有症状患儿应限制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和剧哭,以免加重心脏负担;重型患儿应卧床休息,给予妥善的生活照顾。
2. 预防感染 向患儿及家长介绍自我保护,防止感染的知识,应避免与感染性疾病患者接触。病室要空气新鲜,穿着衣服冷热要适中,防止受凉。一旦发生感染应积极治疗。
3.供给营养需要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以增强体质。适当限制食盐摄入,还要给予适量的蔬菜类粗纤维食品,以保证大便通畅,重型患儿喂养困难,应特别细心、耐心、少食多餐,以免导致呛咳、气促、呼吸困难等,必要时从静脉补充营养。
4.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并发症发生。
(l)注意心率、心律、脉搏、呼吸、血压及心杂音变化,必要时使用监护仪监测。
(2)防止法洛四联症患儿因哭闹、进食、活动排便等引起缺氧发作,一旦发生可立即置于膝胸卧位,吸氧,通知医师,并做好普萘洛尔、吗啡应用和纠正酸中毒等准备。
(3)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由于血液粘稠度高,暑天、发热、多汗、吐泻时体液量减少,加重血液浓缩,易形成血栓,造成重要器官栓塞的危险,因此应注意多饮水、必要时静脉输液。
(4)合并贫血者,可加重缺氧,导致心力衰竭,须及时纠正,饮食中宜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
(5)合并心力衰竭者参阅本章心力衰竭护理。
5.做好心理护理 关心患儿,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充分理解家长及患儿对检查、治疗、预后的期望心情,介绍疾病的有关知识、诊疗计划、检查过程、病室环境,消除恐惧心理,说服家长和患儿主动配合各项检查和治疗,使诊疗工作顺利进行。
6.健康教育 指导患儿及家长根据病情建立合理的生活制度和活动量,维持营养,增强抵抗力,防止各种感染,掌握观察病情变化的知识。行扁桃体摘除术与拔牙时,给足量的抗生素。防止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心功能较好者可按时预防接种。定期到医院就诊检查,使患儿能安全达到适合手术的年龄。
五、护理评价:
通过实施护理措施后患儿活动耐力是否得到改善;能否掌握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感染的知识;患儿营养状况逐渐好转,体重增加;患儿是否发生并发症;家长和患儿能否掌握本病的相关知识。恐惧情绪是否消除。